作为一个摄影爱好者,在初接触摄影时,和众多小伙伴一样,总想着追求高大上的场景,华丽的画面后期,但是当拍得越来越多时,慢慢的发现,其实这是舍近求远了。
现在我更多的是用手机拍照而不是整天背着相机到处跑,以往那种紧张感和患得患失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面对平静生活的从容。手机已经足够满足我的摄影所需,拍摄的场景也逐渐回归至平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对于我来说,“美”更多的时候在于主观,而不是客观,大千世界无忧不包,有宏观的壮丽,也有微观的细腻。百花斗艳,有时候未必就比娇弱的花蕊更动人。
这一切都在于个人的主观审美,你怎么看待这个世界,这个世界就是什么样子,与他人都没有太大的关系。因为摄影本质上也是在追求艺术,是艺术就会有对美的追求,这种追求是主观的。
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提升自己的审美水平,于无声处发现世界的美妙之处。

生活中其实有很多美妙的场景存在,只是我们没有发现。想要发掘出这些隐藏在生活碎片中的美,就需要我们拥有一双“摄影眼”。
“摄影眼”就是时刻将摄影的思维刻在脑海里,通过眼睛折射出来。场景的结构、映射的光影、多变的色彩、舞动的线条。这些都要在看到一处平平无奇的环境时,在脑海里一瞬间闪现出来。

像这一张。如果单论生活场景的话,那真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不就是藏民的日常生活吗?在现实中场景可能还会更脏乱一些。
但是就是这样的脏乱环境、日常生活,作者却通过摄影技巧,独特的构图,灰暗的色调,拍出了真切沉重的画面。
通过照片我们不光可以窥探到普通藏民们艰苦朴素的生活,也给我们带来了较为沉重的心里压力。
从画面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作者虽然用了一些拍摄技巧,但是这些技巧其实也不算复杂,居中式的构图、平视的角度都不是多么复杂的方式,可以说是用最简单的素材、最简单的方法、拍摄出了深刻的照片。
而在我们业余摄影爱好者中,像这种基础简单的构图与拍摄技巧也都是常用的。

像这一张。主体处在画面的中心线上,周围的环境元素会自然而然地做出围绕地状态,对主体起到衬托作用。
居中式的构图不用教,大家都会,只要保持画面的平衡,选好场景,拍出来就不会难看,后期可以调到合适的色调,就会有更加意想不到的效果。
但居中式构图终究太过简单,拍多了也会觉得单调乏味,最关键的大家都会,所以用的人多了就很难显示自己的风格特色来。
所以适当的增加点难度,也是可以的。比如三分之一式构图。

打开手机拍摄模式,再镜头画面中会显示出由四条白线分割出来的九个宫格。
我们在四条线交会的点处为核心,将画面主体放在这里,就会得到三分之一构图的照片。
就像照片中,主体偏左,给右面留有较多的留白空间,花朵向右偏去,做出伸展状,正好平衡了右边的空间留白,拍出的效果,会莫名的好看。
当然如果场景合适,也可以将多种构图方式结合在一起。

对称式构图和居中式构图
这一张“小蛮腰”就是居中式构图与对称式构图的融合之作,是不是恢宏大气又别具美感呢?旅游时,找到这样的场景和角度,试着来一张,发在朋友圈,当真是别具一格。
当然能拍摄出别具一格的作品,最重要的还是要发现美的眼睛,无论使用什么样的构图技巧与拍摄角度,如果眼中没有“构图意识”那只能遗憾错过。
所以想要做一名优秀的摄影师,想要在自己朋友圈中晒出别具一格的照片作品,还是要细心的观察,观察力和想象力再加上简单基础的摄影技巧,创作出优秀的作品也就不是问题。
原创文章,作者:add,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d88wan.com/1503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