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曲阜市石门山镇屈家村草莓种植基地,一座座大棚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眼下正是草莓采摘的季节,大棚内温暖如春,放眼望去,一颗颗红彤彤的草莓让人垂涎欲滴,个个从层层叠叠的叶片底下探出头来,个大饱满,颜色鲜艳,煞是好看。

其中一个大棚里的草莓与众不同,不光颜色诱人,个头饱满,而且味道甘甜,水分充足,让人唇齿留香回味无穷,那么这个大棚里有什么奥秘呢?“这是我们专门从河北引进的品种,叫越秀,是国内近年选育的优质草莓新品种,耐运输、易存放,产量更高,口感更好,也不易生虫,”大棚项目负责人孔祥安为我们进行了解密,“目前,我们仅在一个棚内试点种植,如果经济效益好,会逐渐推广。”
在大棚外,一盆盆鲜艳红润的草莓覆盖上保鲜膜之后装运上车,直接送到济宁批发市场。近年来种植基地的订单越来越多,经常供不应求。
草莓的畅销除了在品种上不断保持优势的因素外,也得益于精细化管理。相较于之前人工施肥、喷灌,现在的智能化系统只需一键操作便能完成,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减少了人工开支;用农家肥代替了以前的化肥,在食品安全方面也得到了保障,绿色环保产品更受消费者青睐。
发展草莓种植,也让打工的村民得到了实惠。“年纪大点的去外面找活也不好找,在这里干活,很轻松,比在家里闲着强,还离家近,一天能有五十块钱的收入,一个月差不多能挣一千五六,够花!”村民孔凡河一边清除草莓园的杂草一边开心地说。

“当初屈家村经济基础薄弱,我们便转变思路,依托地域特色,在屈家村因地制宜发展草莓种植。去年我们从上面争取这个乡村振兴项目,共建了11座草莓大棚,村年集体收入达到了20余万元。”屈家村村支部书记孔凡利介绍,通过走访了解村民需求后,村里利用集体收入为全村安装了70多盏太阳能路灯,还修缮了多处道路及排水沟,并在道路两侧种植石榴、桃子等果树,由村民负责管理,收入归村民所有。
夜晚的胡同亮堂了、村民可以就近就业了、道路也更平坦更美观……一颗颗红润香甜的草莓,助农增收、增加村集体收入,屈家村忙碌的“莓”好事业中,涌动着乡村振兴的力量。
通讯员 高杨 牛玉亭 记者 易雪
原创文章,作者:add,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d88wan.com/150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