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11月至次年3月
是一氧化碳中毒的高发季节
春节以来
丽水已有多人因此入院

大爷床前放火盆睡觉
每天早起的他
“睡迟了”
今年84岁的邹大爷四世同堂,和儿孙们住在丽水乡村。2月5日气温较低,当晚邹大爷准备睡觉,儿子端了个火盆放在大爷的床附近,以提升房间温度。
第二天早上8时许,儿子发现平时早起的邹大爷还没起床,就到房间内查看,看到邹大爷床前有呕吐物,且意识不清,家人随即送其到医院就诊。
“患者来院途中又呕吐了两次,入院时神志浅昏迷,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应灵敏,经进一步检查确诊为一氧化碳中毒脑病。”市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主治医师江尚霞介绍。
目前,邹大爷经治疗,病情已经好转,不日将出院。

41岁女子洗澡时
晕倒在卫生间
1月20日晚上8时许,陈女士在家使用燃气热水器洗澡,并关闭了卫生间的通风窗。9时许,家人回家发现陈女士洗澡迟迟未结束,遂打开卫生间,发现陈女士摔倒在地,呼之不应,家人随即将她转移至客厅通风处,并拨打120求救。在送往当地医院期间,陈女士神志逐渐转清,但仍感到头晕、胸闷。
“当天晚上患者转到我们市人民医院治疗,初步诊断为一氧化碳中毒,当时测血红蛋白只有15%,我们给予高压氧治疗等对症支持治疗后患者病情好转。”陈女士的主治医生介绍。
冬春季高发
20天内多人入院
一氧化碳中毒,又称煤气中毒,被人们称为“无形的杀手”。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为最常见的窒息性气体。人体吸入一氧化碳后能与血液中红细胞的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稳定的碳氧血红蛋白。该碳氧血红蛋白不能携带氧且不易解离氧,同时也阻碍了正常血红蛋白与氧的结合,从而造成机体氧利用障碍,导致全身缺氧引起一系列临床表现,可致死亡。
“中毒的高发季节为冬春季,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为事件的高发月份,12月至次年1月达到高峰,次年4月明显回落,5-10月份仅有散在病例发生。”江尚霞介绍,从1月22日开始到2月10日的20天时间内,仅丽水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就收治了23位一氧化碳中毒患者。

常见的煤气中毒原因有哪些?
❶ 在密闭居室中使用煤炉取暖、做饭。
❷ 使用管道燃气,如果管道漏气或关闭不严,均可使煤气大量溢出。
❸使用燃气热水器,通风不良,洗浴时间过长。
❹ 冬季在门窗紧闭的车内发动汽车或开动车内空调后在车内睡觉。
❺ 室内用炭火锅涮肉、烧烤用餐,而门窗紧闭通风不良。

煤气中毒的症状
● 轻度中毒:
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心悸和四肢无力。
● 中度中毒:
可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幻觉、视物不清、运动失调、嗜睡或者浅昏迷。中毒时口唇黏膜可呈樱桃红色。
● 重度中毒:
可出现昏迷、呼吸抑制、肺水肿、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
患者清醒了就没事了?
假愈期2-60天!
市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副主任何许伟介绍,许多危重的病人在治疗还没有结束时就醒了,通常40-50分钟后中毒症状就能得到缓解。需要注意的是,很多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在经过几次治疗后自我感觉身体已无碍就中断了治疗,这样很容易再次发生腿软、密闭环境头疼等不适症状。
其实一氧化碳中毒后,会经过一段时间的假愈期,一般持续2-60天,部分患者会出现表情淡漠、反应迟钝甚至出现痴呆,木僵状态,震颤、大小便失禁等症状,称为迟发性脑病。为此,建议坚持1-2个疗程,能有效防止迟发性脑病的发生。

“一氧化碳中毒属于急性适应症,治疗方面首选高压氧治疗。在高压氧舱中,患者吸入压强大的氧气,可以迅速使一氧化碳从血红蛋白中解离,排出体外,恢复血红蛋白的携氧能力,解除缺氧,保护组织细胞,修复损伤组织,预防和减轻后遗症——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何许伟提醒。

一氧化碳中毒如何急救?
一旦发现一氧化碳中毒,首先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或打开浙里办一键呼救,并对中毒者实施现场急救。
❶ 应尽快让中毒者转移到空气新鲜处,并立即打开门窗,流通空气。
❷ 给中毒者松解衣扣,使得呼吸通畅,注意保暖。
❸如中毒者出现呕吐症状,应使中毒者头偏向一侧,并及时清理口鼻分泌物。
❹ 如发现中毒者心脏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
冬春季一氧化碳中毒高发
但重在预防
一定注意保持室内通风
增强安全意识
来源:丽水网 丽水市人民医院

原创文章,作者:add,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d88wan.com/150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