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坚撰稿 公孙奴配图
左一:本文作者索书陈继共(2023年2月)
前二天,与大学班长陈继共在漳州瑞京路的晨辉茶馆聊天。他说他人生的第一篇获奖文章还是在我小学同班同学杨少衡的支持下投稿的。陈继共夫人李华曾任职漳州市政府秘书长和卫生局长,与原福建省文联党组书记杨少衡皆为“长江支队”五大队二代,皆是二代子弟翘楚。李华父亲曾经在被东山岛人民尊称为“谷公”的福建省林业厅长谷文昌麾下担任漳州市林业局局长。
陈继共新兵照(1972年9月)
陈继共在当今中国排球界自媒体知名度高,报道女排新闻的头牌大腕,因此,我们几个人漳州人都很有自来熟。当年长泰籍亚洲三级跳冠军的报道是陈继共写的,他想投稿但又吃不准,因为冠军父亲因经济问题被判刑在龙岩监狱服刑,于是我带陈继共到杨少衡家拜访请教。杨少衡认可这篇稿件,说是很有意义的题材,鼓励陈继共发表投稿。果然,该文章一举获得一等奖。在获奖无数的陈继共心里,这篇《子王父囚》的文章占有的分量特别重。
陈继共转业照(1995年)
那天在茶馆聊天时,还回忆我带他去当年杨少衡家的场景。他感谢闽南文学大家的杨少衡,还说当时杨少衡任漳州电视台台长,神采奕奕为人谦虚。陈继共说,作品得奖,其乐趣不亚于比赛获奖,加之可观的稿酬和奖金,许多朋友戏称他公私兼顾、名利双收。他说他文章内容大都是体坛人物、部队生活、当地风情。选择熟悉的素材以求曲径通幽。我感觉陈继共啥样的稿子都写,篇幅大小皆可,几百字的消息,上万字的通讯,乃至小说、诗歌、影评、报告文学、电影剧本、各类征文…这大概就是量变与质变的关系,积跬步行万里。
左一:国防大学校长张震接见陈继共!(右一)
陈继共的闽南腔普通话闻名朋友圈,同为漳州人的前厦门市政府秘书长市人大副主任的陈津跟我说过几次,他对陈继共的印象最深的是漳州腔普通话。陈继共听我说后大笑,他说他的普通话实在无法去除闽南腔,说自己是在漳州原住民家庭长大,不像妻子李华在北方人家庭熏陶长大。有关他这个漳州普通话的故事,有好几件可以入书。他回忆当年跟我一起在漳州业余大学学前班期间的一件事,那漳州老师的普通话非常奇葩。
国防大学毕业照。(1992年)
一位老师上课时将聂荣臻读作“摄银秦”,漳州人读“荣”的普通话往往会读为“银”是很正常,只是把“聂”看成“摄”,“臻”看成“秦”就有点远了。陈继共和我记得当时课堂上同学们轰然大笑,想那老师一定莫名其妙。陈继共还提到,因为他的普通话太差,被张震上将点名的事情。时任漳州军分区宣传科科长的陈继共选送国防大学团长班深造期间,一次登台演讲获得一等奖,国防大学校长张震将军为获奖者颁奖,跟陈继共握手时,问是那里人,陈继共报告首长说是漳州人,又解释“龙江颂”的地方,水仙花产地。张震上将对陈继共说,你的普通话太烂,要不然你的演讲就不是一等奖的末尾等级,而是一等奖第一级。
陈继共退休生活:逛古城!
漳州水仙花闻名遐迩,国防大学团长班学员得知陈继共来自福建漳州,纷纷请他雕刻水仙花。一大框水仙花放在陈继共面前,他因此不用出操,整天捧着水仙花球雕刻。我开玩笑说他,你的手那几天是不是都发黑了。跟老同学陈继共在一起聊天,最多的是女排话题,每次见面都有新的趣闻,每次都是开怀大笑。退休生活,如此甚好!
陈继共退休生活:逛古城!
原创文章,作者:add,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d88wan.com/150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