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课|拒绝“垃圾快乐”,拥抱自控生活

一边是一字未动的作业,一边手指飞舞,通宵达旦地打游戏;

一边告诉自己要早睡早起,一边翻动下一条更有趣的小视频;

一边快乐地享用薯条,汉堡,奶茶,可乐,一边怀着懊悔的心情自责;

……

为什么这样的场景一再出现在你的生活中,也许是因为你受到了“垃圾快乐”的绑架,让自己陷入对“垃圾快乐”上瘾的泥沼。

这节课,让我们来了解两种不同的快乐,识别“垃圾快乐”的陷阱,通过自我修炼,重新找回自控的生活。

心理健康课|拒绝“垃圾快乐”,拥抱自控生活

1.导入活动:选一选

心理健康课|拒绝“垃圾快乐”,拥抱自控生活

如果把钱和胡萝卜放在兔子的面前,兔子会选哪个呢?

如果把书和手机放在你面前,你会选哪个呢?

很显然,兔子不知道钱能够买来更多的胡萝卜,而你是否知道,手机和书能够带给你的价值到底孰轻孰重呢?

2.数据资料

心理健康课|拒绝“垃圾快乐”,拥抱自控生活

《2021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

未成年网民在过去半年中经常利用互联网进行学习的比例达到88.9%。

上网听音乐和玩游戏是未成年人主要的网上休闲娱乐活动,占比分别为63.0%和62.3%。

上网聊天作为未成年人主要的网上沟通社交活动,占比为53.4%。

初中生互联网应用使用情况。初中生各类互联网应用的使用比例均高于未成年网民平均水平。

资料来源:2021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_新闻频道_中国青年网 http://news.youth.cn/gn/202211/t20221130_14165457.htm

从数据可以看出,手机已经成为影响未成年人生活的一个重要物品,而且不少未成年人对手机的使用都有依赖性,也并不合理。

所谓拿得起,放不下的只有手机。

3.小调查

心理健康课|拒绝“垃圾快乐”,拥抱自控生活

九宫格中的九个活动,哪些让你觉得很爽?

4.九格排序

心理健康课|拒绝“垃圾快乐”,拥抱自控生活

(1)请把上述九项内容按照你自己的感觉,从最爽到最不爽进行排序,把他们分别填入这九个格子中。

(2)请分别说一说让你最爽的事情和最不爽的事情的原因。

5.头脑风暴

心理健康课|拒绝“垃圾快乐”,拥抱自控生活

根据你的个人体验,对以下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

(1)吃高热量食物,玩手机游戏,刷小视频,追剧带来的是持久的快乐吗?

(2)除了爽和快乐的感觉之外,长时间沉浸在这样的活动中,你还会体验到哪些感觉?

(3)你能从跑步,读一本有助于学习的书这样的活动中获得快乐吗?

(4)这两种快乐有什么不同?

6.两种快乐

心理健康课|拒绝“垃圾快乐”,拥抱自控生活

高热量食物、玩游戏、刷手机带来的快乐是短暂的,刚开始很爽,长期沉迷其中,却让你感觉不舒服,不爽,损害身心健康,这样的快乐是垃圾快乐(低级快乐)。

坚持清淡饮食、跑步、读书确实比较枯燥、无趣,长期下来的收益确是正增长的,比如获得了更加健康的身体和丰富的知识,这种快乐是高级快乐!

7.垃圾快乐

心理健康课|拒绝“垃圾快乐”,拥抱自控生活

通过沉迷于消遣娱乐和充满感官刺激的产品(比如:网络、电视和游戏)中获得短期的“快乐”和满足。

如:游戏、短视频、直播、电视剧、综艺、低质量小说、低俗杂志……

8.头脑风暴

心理健康课|拒绝“垃圾快乐”,拥抱自控生活

“说好就玩一把游戏,结果玩了一个通宵……”

“只是觉得这条视频有意思,就刷了会儿,连着两个小时都停不下来?”

“想放松一下看会儿综艺节目再写作业,结果连看了几集,早把作业忘脑后了!”

根据你的个人经验,谈一谈对以下问题的看法:

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长期处于这样的状态,对我们自身有哪些伤害呢?

09.快乐背后

心理健康课|拒绝“垃圾快乐”,拥抱自控生活

通过这个视频我们可以知了解到以下几个问题:

为什么玩两个小时手机不觉得累,而做半个小时的作业却让你难以坚持?

为什么你沉迷于看电视,玩手机游戏,刷小视频,完全停不下来?

为什么一只老鼠能不吃不喝地按压杠杆几个小时,完全不想停止?

多巴胺这种大脑神经递质是怎样影响我们的行为的?

10.多巴胺陷阱

心理健康课|拒绝“垃圾快乐”,拥抱自控生活

通过视频我们了解到,我们玩游戏,刷视频的时候,大脑会分泌一种神经递质叫多巴胺,这种物质让我们产生对快乐的渴求,于是,我们会忍不住一再玩游戏,刷视频;

但是数小时后,我们的大脑会产生耐受性,我们会感到焦虑,不安,为了重新满足渴望,我们会玩更多的游戏刷更多的视频,就像我们的大脑被多巴胺劫持了。

当大脑被多巴胺劫持后,我们会在大脑奖励机制的作用下,不断地重复这种可以让自己获得即时满足的行为,不懂得适可而止,更不去考虑长期的后果,这就是多巴胺陷阱。

11.快乐之伤:损害大脑认知

心理健康课|拒绝“垃圾快乐”,拥抱自控生活

在对“垃圾快乐”上瘾之前,大脑会经历三个阶段:分别是:

(1)脱敏反应多巴胺陷阱导致行为上瘾,行为上瘾反过来也会进一步提高多巴胺阈值

大脑需要越来越多的刺激,才能获得满足。

比如:原来刷2分钟手机就很快乐,现在要增加到1个小时甚至更多。

(2)敏化反应。多巴胺阈值一旦提高就很难降下来,会让你只对“上瘾”的相关事物更敏感,这会让我们对所有低多巴胺刺激的事情丧失兴趣。

比如:一旦习惯了玩游戏、刷手机等不需要付出太多努力就能轻松获得大量多巴胺的行为,就很难对那些需要努力才能有收获的事情产生兴趣,例如读书、工作、学习、运动。

(3)前额功能退化。长期如此,大脑前额叶功能会退化,导致记忆力受损,学习能力下降,情绪控制不良,行动迟缓,性格孤僻,任性等不良后果。

12.快乐之伤:破坏专注性

心理健康课|拒绝“垃圾快乐”,拥抱自控生活

玩手机游戏,刷小视频,看综艺等活动,获得的是即时反馈,得到即刻满足,周期短,而且各种声音,画面,色彩给我们的感官强烈的刺激;而阅读,跑步,学习等活动,获得的是延时反馈,延时满足,周期长,也比较枯燥、无聊。

如果习惯了从即刻满足中获得乐趣,就会对学习这类慢反馈事件变得没有耐心,也无法专注地完成一件事。

13.快乐之伤:损害身体健康

心理健康课|拒绝“垃圾快乐”,拥抱自控生活

“垃圾快乐”对身体的危害,我们 从两则新闻中就可以见诸一般。

新闻一:11岁的男孩每天渴了就买饮料、饿了就点外卖,常以汉堡、炸鸡、牛排、烧烤为主食,以奶茶、冰啤、果汁代替开水。

长此以往,热量过剩、脂肪堆积,身高才1.5米的他,体重竟达165斤,学校体检时,才发现糖尿病已到了中期。

新闻二:14岁女生,突然左眼看不清东西,到市眼科急诊,被告知得了急性视神经炎,左眼视力基本丧失。

医生询问病情时发现,这位女生在假期经常在手机上追剧、玩游戏、聊天,一天上网时间多达16到18个小时,有时甚至玩到通宵达旦。

14.快乐之择

心理健康课|拒绝“垃圾快乐”,拥抱自控生活

“垃圾快乐”给我们的身心健康带来这么大的危害,你想做出改变吗?

请你思考后,表明你的态度。

1.不想改变,请举左手

2.不太确定,不举手

3.想改变:请举出右手

(统计出不同态度的人数,填入表格中。)

15.补偿型快乐

心理健康课|拒绝“垃圾快乐”,拥抱自控生活

做一件事时感觉很难受,但长期坚持下来,能获得更有价值的回报,并感受到满足感、愉悦感,放松感和成就感,这种一种「补偿机制」,可以帮助身体释放更多的能量奖励。

如:学习一项新技能,坚持锻炼身体,坚持学习、阅读等,在过程中比较枯燥,乏味,但是完成后的满足感很强烈,长期坚持下来的收益也很大,所谓的“先苦后甜”。

16.NO/YES清单

心理健康课|拒绝“垃圾快乐”,拥抱自控生活

请思考,哪些是我们应当拒绝的“垃圾快乐”,请写在NO清单栏里;哪些是我们应当追求的“补偿型”快乐,请写在YES清单栏里。

17.头脑风暴

心理健康课|拒绝“垃圾快乐”,拥抱自控生活

“垃圾快乐”对我们自身的危害很大,如何才能解除“垃圾快乐”的捆绑,避免上瘾呢?

请根据自己实际的生活经验,找到三种以上拒绝“垃圾快乐”绑架的方法。

18.自我修炼:入门级

心理健康课|拒绝“垃圾快乐”,拥抱自控生活

1.阻断源头。远离刺激源,避免接触刺激源,如删掉手机游戏。

2.增长路径。把吸引注意的东西放在视线范围以外。如把手机藏起来。

3.实施惩罚。出现不当行为,由自己或他人进行惩罚,如玩手机游戏就打手心。

思考:请想一想,这是那种修炼方式,有哪些不足之处呢?

19.自我修炼:进阶级

心理健康课|拒绝“垃圾快乐”,拥抱自控生活

1.替代行为。用其他娱乐方式进行替代,如用下象棋代替玩手机游戏。

2.制定目标。给自己制定一些有益于自身成长的目标。

3.进行奖赏。出现良好的行为或者完成目标后,进行适当的奖赏。

思考:请想一想,这是那种修炼方式,是否还可以优化呢?

20.自我修炼:高手级

心理健康课|拒绝“垃圾快乐”,拥抱自控生活

1.延迟满足。为了更重要事情的完成,延迟即时满足的事情,如为了准备考试,暂时不玩手机游戏。

2.转换快乐。转换成能给自己带来长期成长的快乐的活动,如坚持阅读,背单词,锻炼身体等。

3.好到同伴。找到同伴互相监督,一起进步。

21.修炼手册

心理健康课|拒绝“垃圾快乐”,拥抱自控生活

两人一组,完成下列修炼手册。

先确定自己想要改变的一些行为,然后按照“修炼级别”依次填入对应的表格中。

22.教师寄语

心理健康课|拒绝“垃圾快乐”,拥抱自控生活

熬夜玩游戏,刷小视频,无节制地摄取“垃圾食品”,这样的快乐唾手可得,第二天昏沉疲惫会让你后悔莫及。

跑一次三千米,读完一本晦涩的书,解一道难题,尽管过程很痛苦,枯燥,但完成后给你带来一种前所未有的满足和畅快。

“垃圾快乐”虽然可以让我们找到暂时的快乐和慰藉,却带来了诸多的身心危害,拖垮我们的生活。

我们应该追逐和拥抱更加高级和持久的快乐,通过长期的努力获得持续的身心成长。

心理健康课|拒绝“垃圾快乐”,拥抱自控生活
心理健康课|拒绝“垃圾快乐”,拥抱自控生活

如您需要本节课,请赞赏6.0元,可获取《拒绝垃圾快乐!》课件+教案+学案纸

心理健康课|拒绝“垃圾快乐”,拥抱自控生活

心理健康课|拒绝“垃圾快乐”,拥抱自控生活

获取本公众号提供的课件后,请小伙伴们仅用于个人教学和创意参考,不要二次传播和销售哦!

创作不易,感谢支持!ღ( ´・ᴗ・` )比心

往期更文:

心理健康课|呵护真友谊,不做“毒朋友”心理健康课|当心灵走向岔路……心理健康课|对话生命 觉醒心灵心理健康课|2023,重置人生心理健康课|好目标,让梦想更接近心理健康讲座|与压力共舞——教师身心压力的管理与调适(线上)心理健康讲座|与压力共舞——教师身心压力的管理与调适(线下)心理健康课|假期心规划,助力心成长心理健康课|请回答,2022!心理健康课|建构心防线,提升心能量心理健康课|微习惯成就好结果(2.0)心理健康课|微习惯成就好结果(1.0)心理健康课|我的身心“能量瓶”心理健康课|科学快乐有妙招——疫情居家身心调适课心理健康课|考场捉“妖”记心理健康课|我的“情绪急救包”心理健康课|我的时间旅程心理健康课|我的使用说明书心理健康课——彩虹能量,助我成长你好,青春期!——上篇:青春期生理发育与卫生保健你好,青春期!——中篇:青春期大发育与科学用脑你好,青春期!——下篇:青春期心理发展与调适心理健康课|朋友——我的青春同行人心理健康课|寻找心中的HERO——疫情期间心理调适课心理健康课|快乐心灵,绿码心情——疫情期间心理调适课心理健康课|做好情绪调适,共待“疫”过天晴心理健康课|懂人际规则,享美好关系心理健康课|守住边界,关系更美好!心理健康课|新学期,心适应——师生开学后心理疏导与调整心理健康课|遇见心理学——心理学是什么?
举报/反馈

原创文章,作者:add,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d88wan.com/151811.html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400-762-0276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2628797855@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