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学习贯彻二十大会议精神,探讨新一轮课程标准颁布以来基础教育改革的新动态、新理念、新实践,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生活·实践”教育专业委员会、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教育治理研究院和长江教育研究院于2023年2月18日在湖北省武汉市联合举办了第十三届“生活·实践”教育年会。
开幕式
开幕式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湖北省人大副主任、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生活·实践”教育委员会会长周洪宇作了精彩致辞。
颁奖仪式
大会举行了颁奖仪式。信阳市羊山新区教育体育局荣获“生活·实践”教育优秀组织奖,由周洪宇教授亲自颁奖,吕冬虹副局长作为代表上台领奖。
信阳市羊山实验小学荣获“生活·实践”教育优秀实验校,由周洪宇教授亲自颁奖,张勇宏校长作为代表上台领奖。
年会上,周洪宇教授向来自省内外的专家学者、教育行政部门人员和一线教育工作者,交流了新时代继承和发展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与实践进展,表达了希望让教育通过生活与实践创造美好人生的愿景。
信阳市羊山实验小学张勇宏校长、袁媛副校长、郎朗副校长受主办方邀请全程参与了此次“生活·实践”教育年会。
实验校优秀案例分享
会议中信阳市羊山实验小学作为“生活·实践”教育优秀实验校进行了“五育并举,融‘慧’贯通”专题汇报。张校长从以下七个板块对羊山实验小学各项实践教育活动进行了介绍:
板块一:小小先生求真知
羊山实验小学以“小先生制”为契机,大力推进“炎黄文化进校园”工作,积极带领学校老师研读炎黄文化专业书籍,开发炎黄文化校本课程,设计出炎黄少儿读本共五册,分为:《祖先的诞生》《民族的融合与发展》《器物的发明》《精神的源泉》《歌咏炎黄》。
板块二:生活实践知感恩
羊山实验小学积极发挥主导作用,结合多方资源为学生“六力”培养提供实践平台。倡议家长利用假期和周末带孩子走进田间、工地、茶园等,学习农业知识,增长劳动本领,掌握生活技能,体验劳作辛苦,报答父母,回馈社会。
板块三:科技体验创新知
羊山实验小学的老师们深刻意识到,培养学习力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持续发展赋能。学校开展了“从校园到科技馆”“请科技馆进学校”等活动,营造了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
板块四:职业体验我能行
羊山实验小学依托职业体验的延展课程,尝试开展了社会实践教育,组织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做交规宣传小先生、消防宣传小先生;重阳节,小志愿者用实际行动关爱空巢老人,做敬老爱老小先生;小志愿者还走进各个社区打扫卫生,维护环境,做清洁小先生;走进博物馆、革命纪念馆,向游客讲解历史文化和大别山红色故事,做家乡宣传小先生等等。孩子们因此充分体验了职业的多元化,树立了远大理想。
板块五:社团活动慧生活
合作力是“六力”的重要内容,羊山实验小学成立各类学生社团,鼓励学生用所学惠及生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民俗社团的学生自己制作皮影、创作剧本并演出;自然科学社通过观察种子发芽、生长感受生命的美好;童心童画社团学生的写生、拓染、扎染等活动,让孩子们感受自然的奇妙,色彩的绚烂。纸说社的孩子们变废为宝的课程让小先生们懂得了节约资源就是保护环境……
板块六:劳动技能展风采
生活即教育,行为即课程。羊山实验小学积极探索“多维度大课堂”,在教学活动中,学校老师以实践为抓手,联结课堂内外生活,将课堂向生活无限延伸。在“生活·实践”教育理论的指导下,羊山实验小学结合学校的“小社会”和校外的“大社会”提升学生的劳动技能和奉献精神,为学生核心素养的架构提供了新的思路。
板块七:家务劳动我最棒
家务劳动是培养学生自主力的有效方式,羊山实验小学积极开展家务劳动教育,鼓励学生把家务劳动常态化。
荣誉是对过往的肯定,更是对未来的一份沉甸甸的期望。今后,羊山实验小学将继续在“生活·实践”教育理念的引领下,立足学生日常生活实践,让生活实践教育常态化,努力引导少年儿童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让每一颗富有独特生命力的种子,在“生活·实践”的土壤里生根发芽,感受“生活即学习”的美好!(李祥龙)
原创文章,作者:add,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d88wan.com/151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