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体检后的健康管理

  本文转自:甘肃日报

  【健康新知】

  重视体检后的健康管理

  朱欣佚

  大多数人认为体检的目的就是查出疾病,查出疾病就去治疗,没有查出疾病就万事大吉,等到第二年再体检。其实,这种观念已经落伍。

  建立个体健康档案

  随着技术进步和理念更新,体检的目的已经不再停留于查出疾病,而是建立个体健康档案。

  健康档案的建立能够使我们动态地观察到身体的变化,起到预防疾病以及早诊早治的目的。比如,当发现血压逐年增高时(虽未达到诊断高血压的标准),就可以及早地进行生活方式的调整,通过低盐、低脂饮食,加强锻炼,规律作息,减轻压力等方式,一定程度上避免或延缓高血压病的发生。

  除了高血压,还有如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疾病,一旦发现血糖、血脂有逐年升高的趋势就要及时干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都是心脑血管意外发生的危险因素,控制这些疾病的发生格外重要。

  又比如,当CT发现肺结节后,患者应注意与往年的影像进行比较,如果结节大小大致相仿时,通常没有什么问题;但如果较以往明显增大时就要尽快就诊,这时候即使是确诊肺癌,往往也属于早期,治疗起来相对容易。

  早期发现疾病的“萌芽”

  如今的医学诊断技术可以使我们在疾病的早期,甚至超早期就能有所发现,但这时候患者常常没有任何临床症状,通常也就不会主动就诊。因此,多数的早期甚至超早期病变是由体检发现的。除了上面提到的肺结节,甲状腺结节、胃肠道息肉、幽门螺杆菌感染、HPV感染等也大多是在体检时发现的。

  甲状腺结节和肺结节一样,绝大多数都是良性的,定期复查彩超和甲状腺功能即可。在影像学发生明显改变或甲状腺功能异常时再做进一步的诊治。

  胃肠息肉是指胃肠黏膜表面突出的异常生长的组织,一般在做胃肠镜检查时发现。其中,腺瘤性息肉一般不会自行消失,而且有恶变倾向,所以一旦发现往往在镜下就予以切除,可极大地减少胃肠道肿瘤发生的可能性。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及胃癌都有很大的相关性,根治幽门螺杆菌感染可以显著降低胃癌的发病率。同样,HPV的感染与宫颈癌的发生有直接关系。因此,在体检中若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和HPV感染,应及时正确地治疗感染,降低发病概率。

  通过主动体检和健康管理,大部分疾病尤其是恶性肿瘤,越早干预,所花的代价越小,获益越大。因此,希望大家不仅要重视体检,还要认识到健康管理的重要性,全过程关注体检发现的各类情况,并在医生指导下,尽早干预和处理,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原创文章,作者:add,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d88wan.com/153324.html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400-762-0276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2628797855@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