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好多小朋友感冒了,
这可给家长们愁坏了,
怎么治疗最好呢?
今天就请专家老师为大家详细讲解!
什么是感冒?

感冒,又称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由各种病原引起的上呼吸道炎症。主要侵犯鼻、鼻咽和咽部。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生,冬春季发病较多。
小儿感冒有哪些症状?

轻症多表现为鼻塞,打喷嚏,流涕,干咳。
重症多起病急骤,突然发热,体温可达39~40℃,头痛,乏力,肌肉酸痛,食欲减退,婴幼儿常伴恶心呕吐、腹泻,部分可出现高热惊厥,腹痛。可并发中耳炎、喉炎、鼻窦炎、支气管炎等。

感冒要和一些传染病早期鉴别,比如发疹性传染病风疹、麻疹、水痘等等。
感冒有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的区别。后者往往是高热、多人发病、症状相似。
小儿感冒的原因是什么?

1.小儿年龄幼小,正气不足,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机体免疫缺陷,抵抗力低下,易受邪气侵袭;
2.喂养方式不当,营养缺乏或不均衡;
3.家长护理不当,气候寒凉,穿衣过少,保护措施不到位;
4.不良的生活环境,居室通风较差,温度湿度不适宜,集体生活时,空间相对密闭,人员密度高。或者到公共场所被病人传染而发病。

小儿感冒有哪些特点?
易感:容易罹患感冒。与脏腑娇嫩有关,发病容易。
易变:得病之后传变迅速。非常容易迅速发展为支气管炎、肺炎、心肌炎、肾炎等,尤其是平素体质不好的小儿。
易夹:夹痰、夹滞、夹惊。病程中容易出现咳嗽、有痰;消化不好,腹胀腹痛腹泻、恶心呕吐,不爱吃饭;热性惊厥。“肺常不足,脾常不足,心肝有余”。

小儿感冒有哪些中医治疗方法呢?

(一)中医内治法
1.中药治疗:
根据不同辨证分型采用不同中药方剂治疗,比如一些经典中医方剂的应用:
(1)风热犯卫——银翘散加减。
(2)风寒束表——麻黄汤加减。
(3)表寒里热——大青龙汤加减。
(4)热毒袭肺——麻杏石甘汤加减。
2.中成药治疗
(1) 小柴胡冲剂;
(2)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
(3) 小儿柴桂退热颗粒;
3.代茶饮
作用:通过温和调养体质,增强自身抵抗力,选用金银花、菊花、薄荷、淡竹叶、芦根、桑叶、党参、黄芪、大枣等中药,多次煎煮,代茶频饮。
风寒证:选用生姜、大枣、红糖;
风热证:选用葛根、豆豉、金银花、菊花。
三花饮:金莲花、金银花、野菊花。泡水代茶饮。

(二)中医外治法
1.推拿
作用:疏通经络,刺激血液循环,扶正祛邪,达到阴阳平和。
方法:推印堂、上星、头维,推攒竹、丝竹空,叩百会,揉太阳,捏拿夹脊穴,推三关,拿风池,注意手法的方向、快慢,轻重交替,松弛有度。
捏脊疗法:小儿皮肤涂擦滑石粉,医生清洁双手后,双手半握拳,食指弯曲,沿着脊柱的两旁,用食指中指桡侧顶住皮肤,用捏法把皮捏起来,边提捏,边向前推进,由尾骶部向上捏到枕项部,可重复数次。
作用:调整阴阳,通理经络,促进气血运行,改善脏腑功能等。
禁忌症:皮肤破溃和出血性疾病。
2.穴位贴敷
穴位贴敷:以中医基础理论和经络腧穴学为理论依据的中医传统外治法之一。具体操作:把中药研成细末,用清水、蜂蜜等液体调成糊状,制成软膏,再
贴敷至穴位、患处。
作用:药力透过人体皮肤,治疗疾病。
优点:无副作用,经济,操作简便。
常用穴位:神阙、涌泉、膻中、天突、肺俞、膈俞等。
3.中药香囊
又称香袋,花囊。源自中医里“衣冠疗法”,民间有“戴个香草袋,不怕五虫害”的说法。
作用:香囊里的中草药芳香开窍,对多种致病菌有抑制作用,可以提高孩子身体的抗病能力,扶正祛邪,强身壮体,开窍醒神,辟秽恶瘴气。
成分:苍术、白芷、薄荷,香橼、辛夷、艾叶、石菖蒲、冰片等。
方法:佩戴香囊,或将香囊置于衣兜、枕边,每日嗅闻数次。
4.中药熏洗—药袋
小儿肌肤薄嫩,皮肤渗透作用强。发热、肌肉酸痛可以配合本方法。
作用:疏风散邪,发汗解表。
方法:将患儿将双脚或身体浸泡在中药液中,轻轻按摩,浸泡时间大约15—20分钟。


小儿感冒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有哪些?
1.经常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多晒太阳,加强锻炼。
2.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服。
3.避免与感冒病人接触,感冒流行期间少去公共场所。
4.居室保持空气流通、新鲜。每次通风半小时,一天2次。
5.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食辛辣、冷饮、肥甘厚味。
6.注意观察病情变化。
慧养生
会健康
邀请您
每周一至周六上午9:30—10:30收听、收看公益养生栏目
《慧养生 会健康》
快手APP搜索:【主持人慧宇】
编辑:慧宇 王莹
校准专家:孙丽平
文章来源:吉林乡村广播
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谢谢
原创文章,作者:add,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d88wan.com/153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