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科普」的意义决不是让孩子短时记住一些科学常识、暂时明白某种自然现象,而是让孩子有兴趣了解科学,并尽早拥有科学的头脑和身手。因此,儿童「科普」不是动动嘴皮子、看看图画书、玩玩夏令营、买套《十万个为什么》就可以胜任的。家长传达给孩子的每一个指令、信息、表情、行为,都可能携带科学或不科学的标签,并给孩子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不过,成年人的日常不科学言行,可以迅速消解孩子的科学修为,比较有利于孩子将来做官和发财。所以在决定是否给孩子「科普」前,请家长三思。
儿童「科普」是一个系统工程,无法急功近利,不宜一时一事较真,无需见风使舵追热点。儿童「科普」的最好方式是让孩子从小直接「参与」各类科学活动,明确「科普」过程的唯一主体是孩子,图书、玩具、工具、大人、家庭、教师、城市、山川、江海、万物,都是儿童「科普道具」。童年早期以培养科学意识和科学思维为主,并密切配合观察能力、感知能力和动手能力训练,淡化知识记忆、是非辨识与精确理解,同时尽量避免「童话式」「拟人化」科普,尽量回避同龄智力比较和炫耀式才艺展示活动。小学阶段可逐渐引入批判思维,系统训练独立思考能力。
以下「科学教养」始于一岁左右。默认主角是孩子,主要配角是家长,地理背景是国内。「科普道具」选用以孩子喜欢为最高标准,勿听信任何「专家」推荐。

1 「科普」自然科学
1-1 观察生活。
通过观察家人日常衣食住行:知冷热,物质三态与传热;察运动,速度方向与受力;感声光,强弱节奏与消长;明电磁,传导吸斥和大小;识材料,五金橡塑纸木石;好(四声)机械,连接传动精确度;懂建筑,石屋木房混凝土。
告诉孩子所有自然科学现象都可以在许多不同地方发现,所有自然现象都远远不止一种表现形式,无需让孩子记忆科学名词与科学原理,而是经常观察现象,描述现象(先口头、次文字、再图画),对比现象,发现差异,感知分类,并试图寻找规律。会写字以后,可以引导孩子笔记观察记录与合理推测(设想)。
1-2 走近科学。
抛开书本,走出家门。
望星空,宇宙天文开视界,神话传说富想象;游山水,地质水文增见闻,动物植物添情趣;博物馆,古往今来大智慧,科学艺术与生活;科技馆,大千世界真奇妙,明天万事皆可变;博览会,科技前沿早知道,外面世界更精彩。
告诉孩子自然科学无处不在,科技产品日新月异。居家生活、幼儿园、学校之外,眼到之处即是科学,手到之处便有技术。给孩子创造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体会日常生活之外的世界。循证观察生活所得,印证自然现象差异,习惯科学对比分类,发现更新更好更强。
1-3 参与创造。
科学的大脑依赖科学的身手。
家里玩具随便拆,看上好玩商量买。分门别类放整齐,动手动脚找东西;三天两头新创意,隔三岔五出作品;功能特点任汝吹,美丑精简再讨论。
可拆卸玩具包括广泛内容,只要孩子觉得可以用于自己制作新产品,不太重要的家庭物品,都可以在家长同意后作为孩子的实验材料。其中所有权归孩子的童书,可不经家长同意随意处置,比如剪贴、折叠以及作为其他作品的表面装饰或包装材料。当然,告诉孩子什么是工具书,并且尽量不要毁坏。
1-4 完善现实。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让孩子尽早知道我们每天使用的产品没有一件是最好的,让孩子学会挑出任何东西的毛病,并鼓励说出理由,如能给出大致可行或异想天开的改进方案,可以「重奖」(平时奖励加倍即可,孩子远没有大人贪婪)。
家中尽可能早地用上/挂上/贴上/播放孩子的作品,同时家长要虚心接受孩子对自己的「科普」,及时了解孩子们的内心世界与外部环境,并适时调整「科普」内容和「科普」形式。一般孩子三岁以后就开始拥有越来越多的家长不具备的知识与技能,并且是家长难易企及的。不是平起平坐,而是孩子越来越高。
1-5 主题科普。
三岁以后,应定期准备主题科普。
比如恐龙、交通工具、星座、蔷薇科花卉、长江、桥梁、牛奶、计算机、手机等。一般按以下顺序介绍给孩子(亦为「科普道具」选择依据,不要看到什么买什么,不可等便宜了一起买):全景式概览(边界、分类、关系、演变),来龙去脉主线与主节点(时代、人物、标志物),个例分析辨别(功能、结构、组成、发展),周边关系与影响因素,对上下游环境与社会的影响。
可使用手提电脑或平板电脑多媒体展示科普主题内容,前提是经过家长精心设计或编辑,或在家长指导下有孩子部分参与制作,让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有充分的时间和机会收集信息、甄别信息、整理信息。稍长,可学习制作主题海报、招贴、PPT等,并在客厅展示与演示。注意限制显示器工作时间。
1-6 哲学入门。(略)
小学前开始启蒙即可。家长也可以将其归入社会科学,等孩子问起来的时候再解释不迟。哲学的起点是思考,因此家长不要在任何情况下打扰孩子「发呆」。重要活动前,请从孩子正面轻轻走过去,温言提醒。

2 「科普」思维科学
2-1 数字识别。
不同尺寸、不同形态、不同颜色、不同材料制成的数字识别(例如户外广告或者平板电脑)。不同器物、不同印刷工艺和制作方法做成的数字识别(穿插重温相关自然科学与技术常识)。数字化感知与抽象理解(比如两根手指与两个大白兔,三种传热方式与一周七天),数字与数量感知(很大是多大,很长是多长,很多是多多等等),数字大小比较。初步二进制理解。等等。大数识别和简单数字运算三岁以后启蒙,十进制与二进制同步。通俗讲解计算机基础知识。
2-2 形状识别。
由全等实物(玩具、卡片、自制)识别三角形、正方形、圆。第二阶段长方形、梯形、椭圆。第三阶段矩形与基本组合图形。通过相似实物识别几何形体及逆向识别。可以同步练习手绘以及电脑绘制几何图形,相似类比。观察家庭用品,进而大千世界,以形状归类并手绘以及电脑、平板绘制组合图形。手工制作三维几何图形和相似近似形状实物。可与绘画训练同步,并注意观察孩子思维方式转换。
2-3 数量识别。
同步2-2,深化2-1。(略)
2-4 语言逻辑。
给孩子足够的时间,让他/她说完自己要说的话,同时保证让孩子确认家长在认真听。
在没有让孩子明白有些场合不能吱声之前,不要以任何方式打断孩子说话。在孩子说话前半年开始声情并茂地诵读语言规范的文字作品[1],中外文最好都有。在孩子能够准确表达一些日常需求之后,尽早让孩子复述那些中外读本,每天与家长交换诵读或复述内容。
最好以对等方式进行,即孩子识字以前,大人的讲述也是复述而不是照着书读。
读故事永远不是讲故事。
稍长,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同龄儿童活动(才艺展示除外),主动发言,注意倾听。家长注意多与积极向上朋友加强联络,给孩子创造结识异地、异国朋友的机会,尽早开始远程文字语言沟通。定期写观察日记,不鼓励写心情日记[2]。
可在此基础上引入计算机语言学习与编程入门。
2-5 形式逻辑。
结合1-4,在与他人更广泛沟通中,学会摆事实讲道理。初步掌握文字推理和数学推理基础。严格区别童话与科学,事实与观点,现象与本质。家长需要大量补课(略)
2-6 计算与编程。
小学前即可,包括四则运算、几何学与代数初步。同时着手有助于解决个人学习和家庭信息管理的计算机编程训练。家长先补课(略)

3、「科普」社会科学(略)
3-1 经济学常识。学会花钱,而不是理财。
3-2 心理学常识。学会自助,而不是懂事。
3-3 教育学常识。学会学习,而不是早慧。
3-4 社会学常识。学会助人,而不是了解丛林法则。
3-5 法学常识。学会自律,而不是处事谨小慎微。
3-6 管理学常识。学会合作,而不是如何当小头目。
3-7 其他社会科学(历史学、政治学、伦理学、传播学等)常识。
小学起可矣。习惯远离故事,本能拒绝鸡汤。尽一切手段将「封建糟粕」和「流行污秽」彻底堵在孩子门外,让孩子尽量早接触社科图书原著或全本。如果语言表达和图像创意能力比较显著,鼓励孩子自己创作故事和传播自己的故事,家长提供必要的传播渠道和技术支持,包括公共平台和自媒体以及传统媒体。
说明
- 自己全程参与孩子「科普」,不要假手于人。谨慎选择加入「科普训练班」「科普夏令营」。对幼儿园及小学老师推荐的「科普」读物,按下条处理,没有例外。上小学后,所有面向学龄前儿童的「科普」书应全部销毁或送人。
- 「科普」童书完全由孩子取舍,不要听信任何机构或专家的宣传推介。三个理由:第一,你的孩子和别人不一样;第二,他们不了解你的孩子;第三,所有「科普」童书细节上皆错误百出。所以,孩子喜欢就好,而且可以想撕就撕(参见1-3小节)。
- 参观公共资源(科技馆、博物馆、博览会等)前注意做足功课,现场尽量少拍照,多看、多记、多笔记(包括画图)。回来和孩子一起回忆,补充笔记,并通过网络丰富相关内容。
- 野外见闻除尽可能五官并用、手感体感之外,多拍照并及时加入影像背后的实况信息。事后积极补充相关内容,并与孩子合作编写考察报告。户外注意安全。
- 孩子各个时期的破坏性作品与建设性作品要尽量存档、拍照记录,重要「创作」过程要视频记录,重要实物长期保存。定期做家庭科普成果展示。
- 家中尽早设立孩子专用「科学工作室」,配备「五交化」「机电生」工具、配件和耗材。家长尽量先学会这些工具和材料的使用、维修与保管。注意干燥、通风、防火、减震、隔音、防触电。

附:关于「说明」的说明:
1、学龄前图书印刷精美者,可留作小学生手工和美术材料,用于剪贴、拼图、贴图、板报、自编报刊、课本练习本饰物等。
2、以插图一为例,作为科普童书插图可得10分,少年科普插图8-9分,普通美术作品7-8分,美术专业作品5-7分,工程绘图2-5分。普通机械专业角度看,至少200处错误;飞机制造业角度看,无一处准确,且至少缺300个零部件。
3、参观地点可扩展至当天或次日往返的任何城市,并优先于学校和辅导班的一切周末活动。保证路途娱乐内容丰富,亲友通讯畅通。注意人身、交通、饮食、住宿安全。
4、家长自修户外生存技能,配备各种生存安全防护用品。孩子三岁以后,可以一起做出发前的准备和回来后的整理。
5、征得孩子同意与配合后,可不定期举办孩子的「创意」作品「回顾展」。一般每学期不少于一次。特别注意:相关照片是否分享朋友圈,须正式征得孩子同意。
6、所有工具尽量选用质量上乘者。三岁以后尽量不买玩具型工具,而是小号成人工具。笔记本电脑、生物显微镜、天文望远镜要尽早购置,价格一般不低于家里空调柜机或其他便携式电子产品。化工产品单独加锁储存,家长监督使用。配置不少于50格的分类储物柜,由孩子随意使用。家长及其他人不要轻易移动孩子的东西。
参考
原创文章,作者:add,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d88wan.com/155103.html